近日,在“走向蔚蓝”面向未来的海洋网络发展论坛暨烽火海洋产业基地落成典礼上,中国移动设计院有线所所长高军诗发表“海缆市场发展趋势及关键能力建议”的主题演讲。
多种经营,做大市场
随着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,带动了全球流量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和聚集,全球带宽需求迅速增长。据TeleGeography数据显示,2018年-2024年,全球带宽需求将保持40%的年增长率增长。
众所周知,地球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海洋覆盖,全球95%以上的国际通信流量都是通过海底光缆进行传输。为了满足流量带宽的需求,大型数据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加快优化和部署,这就需要更多的海底光缆承载数据中心间的互联互通;另外全球海底光缆通信市场将进入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,形成海缆发展布局的时间窗口。
不过,在高军诗看来,海缆市场目前仍面临着两大挑战。首先,海缆通信市场不是足够大,高军诗预计,国内运营商每年的投资在10-15亿人民币,就是放眼全世界也不过大几十亿人民币的市场;其次,海缆建设周期性明显,一般8-10年为一个周期。
高军诗建议,需要通过其他市场来扩充海缆市场的规模,这样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。从目前来看,主要是海上能源市场、海底观测市场以及海底光缆维护市场。
在海上能源市场方面,近年来全球都在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,我国也提出“海洋强国”战略。高军诗指出,全球海上风能市场发展迅速,潜力巨大,利用海底光通信技术连接海上平台的需求将会增多;此外,油价回升,油气通信市场投资回暖。
在海底观测市场方面,近年来在政策、技术、市场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,我国海底观测网已经展开规模化建设。高军诗认为,海底观测网的市场无疑比海底通信市场大。
在海底光缆维护市场方面,高军诗指出,目前在网运行海缆系统规模巨大,总长超过120万公里,平均每年故障次数达到250多次,每1000公里海缆基本维持在0.2次左右,海缆维护需求量巨大。
高军诗表示:“市场方面,过去几年为什么中国企业不愿进入海缆市场,是因为只看到了通信市场,实际上有几个大的市场,应该比通信市场还要大,所以要只有多种经营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发展持续下去。”
培育软能力,提升竞争力
海洋通信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勘测,设计,传输通信设备,供电,水下设备,光器件,施工,维护等等各环节,对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。要想完成整套系统的交付,除了要拥有工厂、光纤、传输设备这些硬实力之外,更多的还需要软能力的支撑。
在高军诗看来,海底光缆供应商软件能力的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。
其一,需要建立海底光缆工程的风险评估机制,包括海洋气候风险,地域政治风险,原材料价格风险等。
其二,需要具备海底管线规划系统,基于GIS技术的三维可视化,获得海底地形/地貌数据、海底管线空间位置数据、管线属性数据等,从而实现管线规划的能力。
其三,需要具备海底光缆工程的各种操作规程,包括各种研发生产质量保证规程,各种安装测试规程,系统维护操作流程,各种培训教程等等。
关注新动态,突破新技术
全球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态势,特别是在OTT厂商入局后,海缆需求明显增速。除了加紧铺设新海缆之外,产业界也还在探讨新技术,或是降低成本,或是突破带宽限制。
据高军诗介绍,目前在海底通信光缆系统发展有两个新方向,包括Open Cable以及空分复用(SDM)。
具体来看,Open Cable是为了解耦海底光缆终端设备与海底光缆线路,类似于陆地光缆传输系统终端设备与光缆线路分别建设,目的是可以灵活采用终端设备,降低对海底线路厂商的依赖,从而降低成本。
不过,高军诗指出,对于超100G以上的需求,海底光缆线路性能不仅受光放大器噪声等线性因素的影响,还受到非线性噪声的影响。非线性效应在长距通信情况下,可近似为高斯噪声,与终端设备的入纤功率有关,与调制方式和波道宽度也不无关系。如何设计和
验收Open Cable系统的性能,尤其是在独立于TTE外,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。目前业内除了研究常规的OSNR外,正在讨论引用新的性能参数(SNR,GOSNR和GSNR)。
另外,在空分复用(SDM)技术方面,高军诗表示,过去海底光缆设计以每纤对容量最优为标准,但是海底光缆系统的成本重点并不一定在光纤上,施工成本也非常高,因而业界希望海底光缆系统设计可以以整个光缆总容量最优为标准,尽量提高纤对数。不过这就带来了远供电源能否达到以及中继器的空间是否足够,这两大潜在问题。采用SDM,就可以在提高传输容量的同时,对远供电源的要求没有提高